新加代币打造化新坡金迎来未来联手融业纪元7家机构金融基础设施
最近,新加坡金融管理局(MAS)的一则公告在金融科技圈掀起不小波澜。作为一个密切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金融从业者,我不得不说这次的动作相当有分量。MAS不是简单地在喊口号,而是召集了包括富达、花旗、摩根大通等17家金融巨头,实实在在地推进资产代币化的落地应用。 记得去年第一次听说Project Guardian时,很多人还持观望态度。但短短一年时间,这个项目已经从理论探讨走到了实质性的行业试点阶段。目前正在进行的五个试点项目涉及固定收益、外汇交易、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,每个试点都针对具体的业务痛点。 比如摩根大通和阿波罗合作的项目就特别有意思,他们正在尝试用数字资产来简化另类资产的投资管理流程。作为一个经常处理复杂投资组合的人,我深知传统方式下这些工作需要多少人工操作。如果代币化方案真能实现自动化再平衡和大规模定制,那简直就是资产管理行业的一次效率革命。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提出的"全球第一层"(GL1)计划。这个概念非常超前,相当于要建设一个专为代币化资产服务的数字高速公路。MAS与纽约梅隆银行、星展银行等机构正在探索的这个开放数字基础设施,可能会彻底改变跨境金融交易的模式。 个人认为,这比单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有意义得多。因为它不是要取代现有金融体系,而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来优化和补充传统金融基础设施。正如MAS副董事总经理Leong Sing Chiong所说,这个系统将像互联网一样开放和可访问,但又能满足金融监管的要求。 看到新加坡的动作,不禁让我想起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最近的呼吁。他在文章中强调香港应该抓住RWA(现实世界资产)代币化的机遇。确实,根据BCG和花旗银行的预测,到2030年全球代币化资产规模可能达到16万亿美元。 这让我意识到,亚洲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新阶段。新加坡在金融科技创新上总是快人一步,但香港在连接中国内地市场方面有独特优势。未来谁能在这个新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,就要看谁能更快地将这些技术理念转化为实际应用。 当然,代币化金融要真正普及还面临不少障碍。税收政策、法律框架、跨网络互操作性等问题都需要解决。MAS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,他们专门成立了基金工作流程小组来研究相关的政策法律问题,并与会计与企业监管局合作评估风险。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金融创新浪潮的业内人士,我认为这次可能真的不一样。当富兰克林邓普顿开始试验用VCC结构发行代币化基金,当蚂蚁集团尝试建立支持40多种货币的实时清算系统时,这些都不是概念炒作,而是实在的业务创新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也加入了Project Guardian的政策制定小组。这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:代币化金融正在获得国际主流金融界的认可。 展望未来,当这些试点项目成熟后,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全新的金融市场形态。届时,资产流动将不再受制于传统结算系统的限制,跨境交易可以像发送电子邮件一样简单。这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金融民主化的重要一步。一、从概念验证到实际应用
二、构建金融新基建
三、亚洲金融中心的竞争
四、落地挑战与展望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美股市场风云突变,投资者该如何应对?
- TRB妖币一年暴涨480%?揭秘预言机赛道的黑马
- 加密货币市场狂欢:这5个暴涨币种还能上车吗?
- 马斯克要把X平台变成金融帝国?狗狗币和XRP或将迎来重大机遇
- 稳定币的华丽转身:从加密玩具到金融基础设施的革命
- 区块链开发实战:从0到1的落地指南
- 马斯克又玩花样:一张狗狗图引爆加密货币市场
- 加密市场回暖,山寨币或将迎来春天!
- 新西兰加密监管破冰:一份值得深思的行业体检报告
- 数字世界的产权革命:Animoca创始人谈Web3未来
- 比特币冲高回落:是时候歇歇脚了
- 发币即死?区块链创业的金融诅咒有多可怕
- 以太坊:一朵迟开的玫瑰,终将绽放?
- 全球市场周度观察:A股强势反弹,中美关系现暖意
- 比特币即将开启狂暴模式?业内专家预测短期突破4万美元大关
- 比特币牛市信号浮现:历史惊人相似,这次会重演2020年的辉煌吗?
-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,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?
- 英国加密监管迎来转折点:政策松绑为行业注入新活力
- NFT市场寒冬将尽?资深从业者眼中的行业现状与未来
- STARK空投:NFT或将成致富新密码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