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规虚现不低于币变律师拟货难题解读山东深度三大实操
最近山东省出台的一份文件在圈内引发热议。8月25日,山东省财政厅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山东省罚没物品处置工作流程(试行)》。这份文件虽然只是地方政府规章,但在虚拟资产处置领域却释放了重要信号。 文件第36条规定,执法机关罚没的虚拟货币要与发行方协商回购,且原则上回收价格不得低于面值或余额的80%。这个条款乍看合理,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几个棘手问题。 首先,什么是"虚拟货币"?我们熟悉的比特币、以太坊这些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是否包含在内?如果包含,那问题就来了——比特币基金会、以太坊基金会这些境外组织,真的会乖乖配合回购吗?而且政府部门直接和境外主体签订合同,这合规性怎么保证? 我更倾向于认为,这里说的可能是Q币、抖币这类由国内企业发行的中心化虚拟货币。毕竟这类货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,处置起来相对容易。但要真是这样,那些真正值钱的数字货币反而又陷入了监管盲区。 实践中我见过太多让人头疼的案例。比如某地警方查获了一批比特币,在案件还没判决前就急着变现,理由竟然是"嫌疑人自愿"。新规第46条明确规定,未经权利人同意或申请,不得先行处置。但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剧烈,等判决下来可能已经错过最佳变现时机,这中间的矛盾该怎么调和? 更关键的是,如果发行方不愿意回购怎么办?文件第40条给出了兜底条款:特殊情况下可以会商处置。但这个"会商"到底怎么操作?需要多长时间?都是未知数。 作为处理过多个类似案件的律师,我想提醒几点:第一,如果遇到执法机关要求"自愿"处置数字货币的情况,一定要三思而后行;第二,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大,处置后很难恢复原状,这个风险要充分考虑;第三,目前法律框架还不完善,建议在专业律师指导下应对。 这份新规虽然迈出了第一步,但要真正解决虚拟货币处置难题,还需要更细致的实施细则。毕竟,数字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资产的处置方式。山东新规:虚拟货币变现不低于80%?律师深度解读三大实操难题
新规重点:虚拟货币处置细则
处置困局:当新规遇上现实
律师建议:数字货币持有者必读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华尔街拉响警报!经济风暴将至,加密市场还能独善其身吗?
- 比特币ETF:数字黄金时代的财富密码
- 区块链世界的通行证:跨链代币如何重塑加密生态
- 六度赴约进博会:AGC如何在四叶草绽放光芒?
- 当熊市遇上创造力:这些链上项目凭什么逆势突围?
- 从SATS到CHAX:比特币生态新贵崛起背后的商业博弈
- FTT暴涨后,我们还有机会搭上这班车吗?
- 币圈掘金指南:这些赛道正在酝酿大机会
- 深夜币谈:比特币蓄势冲顶 以太坊狂奔突进
- 稳定币能抗通胀?这事儿靠谱吗?
- 比特币Taproot Cans空投攻略:手把手教你0成本撸7000块
- 当数字艺术品被盗:这个新时代的法律困境
- 当华尔街遇上加密世界:币股热潮背后的资本狂欢与泡沫陷阱
- 解密香港加密货币监管:一文看懂核心政策演变
- 数字货币交易防骗指南:一个老司机的血泪经验谈
- Cosmos生态迎来春天:那些正在爆发的潜力项目
- 资深庞氏分析师解密:Friend.tech如何让用户沉迷而不自知
- Web3.0遇上AI:一场改变未来的联姻
- 币安与SEC法律角力持续升温:监管机构强硬回应交易所抗辩
- 市场高位盘整背后的投资密码:2023年11月行情深度解读
- 搜索
-